全国高校慕课(MOOCs)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创新暨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班成果汇报

作者: 时间:2015-05-07 点击数:

2015年4月24-25日,我系吴瑞民、邵敏、仇丽丽三位老师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全国高校慕课(MOOCs)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创新暨微课设计与制作研修班’。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冯菲老师、华南师范大学李健文老师、清华大学李艳梅老师,分别做了慕课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与制作—以北大慕课课程为例、微课设计与制作、技术已经走远 我们的灵魂在哪儿-MOOC课程建设与思考的报告。

   4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冯菲老师从帮助北大老师做慕课这个角度出发,向大家讲解了慕课的设计理念、制作过程、开设慕课的条件、录制慕课的注意事项,最后重点讲了慕课的重要环节,如同伴互评中存在为问题与对策。4月24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李健文老师的讲座围绕微课的‘概念、意义和方法’三个方面展开。他首先分析了微课的课程本质,并讲述了微课与慕课的联系和区别。微课作为短视频课件,不等于课堂实录或教学成果展示,而是围绕一个小的教学环节,在几分钟的有限时间内,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的一种方式。微课与慕课结合了课堂教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开放了学习资源,扩大了社会受益范围,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回答问题、做习题等方式加强第二课堂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普通课堂教学的不可复制、不能重复的缺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在微课、慕课技术支持下,华南师范大学成功建设了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15年4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化学系李艳梅老师讲授了慕课的由来、慕课的影响,并就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作为案例,从一个更加微观的角度,讲授了慕课的基本定位、制作流程、慕课教学团队和制作团队、注意事项,分析了慕课运营过程中的几个要素,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启发。

   此次重庆之行,我们带着对微课、慕课的疑问而去,带着圆满的答案而归,再次从技术层面,了解了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中体现的创新理念,对我们将来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正如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校长刘鸣所说,微课“把传统媒体的表现方式,通过移动技术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让社会大众能够通过更加人性化的方式选取他们的学习时间、学习的内容。微课、慕课的制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在满足开课条件的前提下方能开始制作。但是,对于普通课堂教学来说,每周2-4个课时的学习本身就凝练了一门课程中一个章节、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老师们如能像微课、慕课的教学理念一样,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互动、教学评价、课后答疑各环节上多下功夫,教学思路将会更加清晰,我们的学生也能从最大程度上受益。(撰稿 仇丽丽   审核 杨楠

Copyright © 2022 济宁学院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201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