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第七届民族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25-11-05 点击数:

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七届民族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新路径。我院教师于艳青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外话语叙事体系,旨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全球化传播。本次会议开设主旨报告和分论坛报告两个环节。会议伊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秘书长仲文明发表大会开幕式致辞,强调民族典籍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文本思想。

通过主旨报告,来自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跨媒介改编的翻译学意义、民族典籍无本译写研究、典籍翻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议题从基本理论与应用前瞻、翻译研究的现状问题及趋势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民族典籍翻译研究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创新性的研究视角。下午共设四个分论坛,各个分论坛的与会专家和学者分别围绕“民族典籍翻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构建”、“中国民族典籍与全球生态治理的知识互补性研究”、“智能时代在线协同写作情境中地方典籍译者学习观与教学观的重构研究”、“数字赋能与叙事重构:多模态翻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对外传播中的路径研究”、“民族典籍文学对外传播视角下文明交流互鉴研究”等议题题进行了案例分享与讨论,各个分论坛主持人分别进行了精彩总结和点评,引发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此次参会为数字时代民族典籍翻译和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了新路径,为我院儒家典籍翻译学科建设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借鉴,也为我院儒家典籍翻译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我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度思考如何构建儒家文化对外话语叙事体系,讲好儒家文化故事,推动儒家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撰稿:于艳青    摄影:于艳青    审核:王朝杰    责编:张思媛)

Copyright © 2022 济宁学院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2014410